•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21

    主演:马东,黄渤,徐峥,于和伟,李诞,金靖,严尚嘉,蒋诗萌,郭大宝,史策,刘胜瑛,张娜娜,潘越,尹贝希,林慧颖,小鹿,璎宁,韩晶如,武六七,周铁男,扬凡,单冠朝,王化诚,孙天宇,刘思维,王皓,蒋易,李栋,陈天明,杜康,沈驰,梦涵,庄园,朱毅,土豆,吕严,黄澄澄,东靖川,顾宇峰,宋木子,合文俊,李飞,李秋盟,周仕麒,曹牧之,王梓,常诚,顿珠,周易铎,宗俊涛,强咚咚,杨雨光,闫佩伦,张祐维,唐马鹿,周泽平,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1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2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4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5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6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16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17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18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19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创新喜剧竞演综艺。节目将通过一群喜剧人的作品展演,全方位展示品质优良、类型多样的中国原创新喜剧作品,选拔出创作能力、协作能力、表演能力最突出的团体和个人。

     长篇影评

     1 ) 李诞与马东,孰更好笑?

    《脱口秀大会4》落幕了,被称为脱口秀天花板的周奇墨摘得冠军。

    很多人看来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我一度以为最近没什么综艺值得一看了。

    直到发现最近上线的这部——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其实最近它已经刷屏了。

    作为一个喜剧主题的真人秀,它有着国内喜剧届天花板的评委阵容:

    黄渤+徐峥+马东+李诞。

    之前想不明白李诞为什么来了,但是看了节目才懂,真的需要他。

    演员于和伟的综艺首秀也献给了这个节目。

    需要说明的是,于和伟之前有参与过《向往的生活》等综艺,但这是首次担任常驻嘉宾。

    看到这样的评委阵容,你就能想象到这节目的综艺效果必将拉满。

    哪怕选手们都不给力,单是看这几位评委聊天,应该也不差。

    事实证明,是我天真了。

    这哪里是什么喜剧大赛,分明是一封喜剧人献给观众的情书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剧不好笑了。

    也许从春晚语言类节目开始从网络上扒热门段子开始;

    也许从我们天天刷着各类短视频笑点越来越奇怪开始;

    也许从越来越多铺天盖地的喜剧综艺却煽情大于喜剧开始。

    人们渴望从喜剧中得到欢乐,却发现这件事似乎越来越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马东的米未传媒与爱奇艺联合制作。

    眼尖的观众早就发现,这节目的基因脱胎自《奇葩说》与《乐队的夏天》。

    可是,马东显然想做一个不一样的「新节目」。

    他按照之前打造《奇葩说》的方法,为该节目定制了「没心没肺,快乐加倍」的slogan。

    而节目显然是「走心的」,也带来了很多「新知识」。

    诸如素描喜剧,一种类似小品的节目,但是比小品的节奏更快,笑点更为密集,脑洞非常清奇。

    《互联网体检》就是该类型的代表作品。

    音乐喜剧,源于英国。它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解。

    默剧,是指演员不可以说话,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述,但可以发出笑声、哭声等语气词。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就已有默剧。

    漫才,类似我国的相声。但是它的节目形式定位为一个人吐槽,一个人耍笨。两个人以极快的速度互相讲笑话。

    《脱口秀大会4》的漫才组合——肉食动物,今年就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出现,以及相关类型的名词注解,观众很快就能了解到原来喜剧节目也有这些种类划分,而不是做一个剧本就好。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年《中国有嘻哈》为观众普及说唱的专业术语「单押双押」的时候,人们既收获了一些专业知识,又很快能够带入到节目中去。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点儿意思。

    02

    黄渤、徐峥、李诞、马东可以代表当前中国喜剧的半壁江山。

    如果综合演员的活跃度加上收视率来评测,这节目再加上沈腾、贾玲、大张伟,也许就是王炸组合了。

    很多观众没有想到的是,节目中的选手也是卧虎藏龙。

    简单说说我欣赏的三个节目。

    第一个是开场的《互联网体检》。

    该节目的创新在于把一次平淡无奇的体检与我们的互联网经验巧妙结合起来。

    那些刷屏的广告,硬生生出现在体检以前,因为你没有注册会员。

    注册了可以跳过广告,但又需要真人验证。

    抽血只扎针,不抽,因为需要你下载APP,购买加速包。

    好不容易拍了X光片,一次却只给四分之一,每周一三五各给一片。

    想要完整版,需要购买「超前点播」。

    创作者们在内涵什么,相信经常上网的你我都心知肚明。

    而那些过于熟悉的台词与场景,让人不得不感慨创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洞察。

    而这一节目「最危险」之处在于它在爱奇艺平台吐槽了爱奇艺。

    马东用机智化解了这一切,请你们相信视频网站的格局。

    第二个是《三毛保卫战》。

    三个戏剧人,其中两位老师刚从《宝岛一村》的巡演中回归。

    它将一个加班狗的三根头发拟人化,呈现了三根毛发想要生存的最后挣扎。

    三位演员非常专业,加上专业戏剧功底,让节目呈现出了与其他节目有所区别的质感。

    虽然专业名词咱也不懂,但就是感觉「很高级」。

    它呈现了一种让人肃穆的悲壮感,三根毛发,成了留守阵地的三个战士。

    但又很快用幽默去消解掉沉重的一面,让人忍俊不禁,却依然觉得「很高级」。

    看《三毛保卫战》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周杰伦《最后的战役》MV。

    当时他拉上好友刘畊宏出镜,拍摄的是兄弟齐上阵,打仗守护家园的故事。

    而在后来周杰伦的巡回演唱会中,他将这一场景搬到了舞台上。

    刘畊宏出场的时候就已经负伤,一瘸一拐地让人动容。

    周杰伦搀扶着他,最后眼睁睁看着他倒下。

    周杰伦一声声大喊着「哥」!「哥」!!

    可是终究留不住。

    同样的悲壮感,在《三毛保卫战》中被转化成为谐音梗收尾。

    临将牺牲的一根毛说道,下辈子不做毛,做毛不易。

    观众哄堂大笑。

    如果你讨厌谐音梗,大概率是因为李诞。

    因为他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讨厌王建国的谐音梗。

    但其实,你只是中了李诞的「圈套」而已。

    他只是为王建国打造一个人设,让你看到建国就想到谐音梗。

    其实谐音梗是喜剧节目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止中国,国外也是如此。

    如果你经常观看《脱口秀大会》,会发现几乎8成选手都使用过谐音梗。

    言归正传,第三个我欣赏的节目是《好闺蜜》。

    它设置的场景是相亲,但是两个人都有些社交恐惧症。

    而女生的做法是,带着一个玩偶充当闺蜜。

    这个闺蜜会毫不掩饰地讲出女生的心里话。

    社恐的焦虑与畏惧,被温柔的女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闺蜜」毫不留情的山东腔吐槽,也成为节目最大的笑点。

    笑过以后,却又能感到一丝丝的心痛。

    当代人究竟是怎么了,只能依靠一个玩偶才能讲出心里话。

    是我们病了?

    还是这个社会病了?

    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篇幅原因,不再提及。

    03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于2021年10月上线。

    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策划始于2017年。

    作为节目的策划人,马东始终如履薄冰:

    作为内容创作者,你的东西放到市场上接受观众检验,看大家有没有共鸣,这本身就是一个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过程。现在播完一期反响不错。但我们心里依然没底,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可能要等节目完全播完,才敢说这节目终于做完了。

    作为一个八零后,我对于马东的如履薄冰还是有所感触的。

    马东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马老曾创作过一系列讽刺相声如《多层饭店》、《北京之最》、《百吹图》、《特种病》等经典作品。

    但因为过于尖锐,很多作品陆续都被禁播。

    所以后来,马老的相声创作以歌颂型居多。

    而这种「趋势」上的转化也影响到了马季的弟子姜昆。

    所以,春晚的语言类作品,越来越歌颂,越来越主旋律。

    唯独失去了多年前那种最质朴又直达人心的快乐。

    所以当郭德纲的《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横空出世」的时候。

    有些人觉得「刺耳」,有些人觉得「来劲」。

    再看看文本:

    上洗浴的不一定是为了洗澡,上歌厅的不一定为了唱歌,电视上的节目不一定都是好节目,剧场里面不一定都是坏相声......

    矛头指向谁,大众心中自有判断。

    而郭德纲一直都有一个相声标准,相声如果不好笑,就太好笑了。

    这句话很像马东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说的,只要你能获得观众掌声,你爱干嘛干嘛。

    作为节目策划人,马东明白,无论评委,还是现场观众,对于节目的预期都不同。

    有的人只想好笑,有的人想要内涵。

    这不是关于「对不对」、「好不好」的讨论,而是对于喜剧的认知,标准不同。

    所以就出现了编剧束焕对于某些作品的「轻视」。

    而这是不是中国喜剧的未来「趋势」,我们不得而知。

    观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时候,偶尔会想到《脱口秀大会4》。

    莫明想到何广智那句,我与城北徐公,孰丑?

    然后就有了今天的题目。

    评委们已是喜剧届的天花板,可是我们还需要有喜剧届的中流砥柱。

    而他们曾经也都是从地上长出来的,需要阳光,需要鼓励,需要更多展示的机会。

    也许,这才是节目诞生的初衷吧。

     2 ) 成年社畜的治愈综艺

    个人看法感觉第一季不如第二季,第一季很多作品略有点尬,最强团队还得是蒋诗萌、蒋龙,最棒的作品就是互联网难看的吃相,那个作品太真实了!!

    蒋龙表演真的很强,他的演技和自然表现碾压其他人,孙悟空那个小品,最后一个耍棍谢幕,实在是太帅了!

    全民都在磕史策和王皓,但是二人的作品相对不是太突出!

    不过整体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当代成年人需要这种治愈节目,可以直接看纯享版。

     3 ) 三重梦境架起的皓史小宇宙

    《披星戴月的想你》初看奇奇怪怪的,看着看着就有无数的回忆杀,周五晚上看完正片哭成狗,周六早上看后采竟然还是哭了。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后面我几乎刷一次难过一次……很奇怪皓史宇宙只有6个作品,70分钟,却感觉他们相爱了一生,即便在现实中不能在一起,那么也会在平行宇宙里再次相遇。

    《披星戴月的想你》更是他们艺术构想在这个节目里的完美句点,13分钟架起了整个皓史宇宙的结构,太多甜点、太多call back、太多细节,就是,如果不相爱就根本不必做到的程度……

    我相信这个剧本是他们毫无保留、呕心沥血写给彼此的情书。因为太上头了……我终于决定写一写……这是一篇毫无章法的CP文……

    01

    三重梦境架起的皓史小宇宙

    《披月》作为喜剧大赛的最后一个作品,call back了前期两人主角的所有恋爱剧本,并且非常巧妙地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给未来留有了充分的遐想。下面是我的“手绘版”宇宙架构和解读。

    红色部分是《披月》中的彩蛋,收集了皓史一路走来的甜蜜

    第一重梦境:从生活中抽离的《喜剧大赛》

    王皓史策在2021年4月12日经人介绍相识,一见如故,就决定组队参加节目,节目录起来就是半年,排练创编都在一块儿,他们从现实生活被抽离,到了一个乌托邦、理想国、夏令营……

    为什么生命中的架空经历总是难忘?就是因为这里的条件、规则、人际关系都是和现实不同,但终会结束就像美好的花期。他们在节目中奋进、胜利、彼此相信彼此肯定、彼此扶持。《喜剧大赛》是他们的一重梦境。

    第二重梦境:夜色中的网约车和无尽旅途

    初舞台《世上最美的女人》和《披星戴月的想你》的结尾番外构成了第二重梦境。王皓在《世美》结尾取消了拼单,决定由他送史策回家,史策说要王皓载她去内蒙,在《披月》番外中,两人还是在网约车上,原来王皓已经把车开到了内蒙,史策说她一路上一直在做梦,“我的梦里都是你”,王皓回答“我也是”。

    在这一幕里一路上的梦指《爱人错过》等5个梦;

    也可以是节目里两人相爱的心,他们对未来的期许里都是对方;

    更可以指这个节目就像一场大梦,现实的他们在节目这个梦中全心全意地投入过。

    “我肯定在几百年前就说过爱你”

    真的美好啊,他们在夜色的黑暗中行驶,前路未知,无限可能。

    第三重梦境,五彩斑斓的梦,在史策的梦里,他们在平行时空里一会儿吵架,一会儿和好,一会儿踏实,一会儿浪漫,糖撒了一路,亦幻亦真。

    《披星戴月的想你》借鉴了德鲁巴里摩尔主演的电影《初恋50次》,王皓是一个反复失忆的男主,史策每天都需要演戏才能够让他重新喜欢上自己,某种程度上,警察、杉菜、嫦娥是皓史宇宙的第四重宇宙。

    《披星戴月的想你》是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的句点,他们在这个剧本里尽情相爱,尽情燃烧,因为没有了明天。

    像极了郝蕾在《氧气》中唱的那样:对我笑吧,笑吧,就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他们留在这个舞台上的最后剪影是这个拥抱,他的头深埋在她的肩膀,“用力相爱吧,哪怕就几秒”。

    《披月》里送了大家很多隐藏的彩蛋,再发一遍这张图,体会一下:

    • 《爱人错过》:整体布景、“我是警察”、王皓假装失记的桥段,不愿意说的对不起在《披月》里无比真心地说出来;
    • 《走花路》和《志胜一击》:结婚照和照相馆一起拍摄的照片;
    • 《浪漫泄露》:偶像剧桥段和布景中的喷雾、灯球;
    • 对现实的引用:结婚照上的日期4月12日,是他们相识的那天;史策的卡车司机驾驶证对应的是王皓在现实中写的一首歌《卡车司机》;
    • 《披星戴月的想你》BGM是《爱人错过》,《爱人错过》的BGM是《披星戴月的想你》……
    • 就连夜色中的网约车也都在呼应“披星戴月”……

    可以说,这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浪漫了,心碎……

    02

    除了爱情,人类还可以有更复杂和高尚的感情

    看花絮、看后采,两个人因为要从节目毕业了,哭了不知道多少次鼻子。恋人未满,亦师亦友。也许这是他们在生命中获得最多信任、最多肯定、最多互相成就的时间,一个完美的游乐场,那么,旋转木马就不应该有停下的那一天。

    但人生也充满了错过和遗憾,不能成为爱情,就只能把这种感情修炼成更复杂、更高级的情感。

    这种情感包含信任、喜欢、感激、默契。这也是另一种相爱。

    我也相信,足够成熟的人,能够好好地处理好这种情感。

    就连普通人也可能处理好,更何况,他们是那么有灵气那么懂故事的演员和编剧。

    就像在他俩哭成狗的告别信环节,王皓说,这是我们一生挚友的开始。

    💌史策

    王皓先生,你好,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旅程也就真正的结束了,也许我们想象过许多次的舍不得,但都不会像此时此刻这么真实。很开心通过比赛和你认识、合作。我认为和你的相遇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们一起走了一段对的路,虽然不想和你说,“希望我们还能有机会合作”,可是还想和你继续搭档演戏,真的是我的心里话。

    💌王皓

    老史,这可能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之前不敢自己站在舞台上,会腿抖、会出汗、会呼吸不畅,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你站在我的身边随风消散。老史,很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这是我的荣幸,是我的命好。

    💌史策

    你总说你运气好,其实我遇到你之后我才运气好,不要再说自己幸运了,未来你得到的不是幸运,是你王皓应得的,你要相信自己,你会变得越来越好,你是最优秀的、最帅的,是我最好的搭档。

    💌王皓

    我可能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搭档了,这个比赛结束了,但是却是我们一生挚友道路的开始。

    💌史策

    也许之后我们不会总见面,你也会遇到更好的搭档,我也允许你暂时的忘记我,但你要拥有随时想起我的能力。再见,我人生中最好的搭档,这半年有你我很快乐。

    以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照片当作结尾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肯定是不够好的

    我们只有在经历过悲欢离合之后,才算真正地生活过

    才真正地懂得

    什么是美丽与遗憾

    end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在银河写诗”,记录所读、所看、所听、所想。欢迎关注呀!

    end

     4 ) 唯有热爱方可抵御漫长岁月

    2020年秋天,《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收官,收到米未小朋友消息,《乐夏》暂停制作,2021年,米未将会在全新领域进行尝试。

    一年之后,岁末年初,《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收官。毫无疑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2021年内地最成功且出圈的喜剧综艺,米未成绩单上的又一座山峰。没有《乐夏》的2021,凭借《奇葩说》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米未依然成功占据爱奇艺头部综艺内容供应商的交椅,并继续保住广告份额。

    总决赛暨颁奖礼的录制现场,会长席落座的,除去马东和黄渤、徐峥、于和伟、李诞四位常驻嘉宾之外,还多了沈腾、贾玲。这个阵容,几乎是内地喜剧界的大半壁江山。

    更为隆重的是,八个影视头部公司的BOSS也亲临现场观战,陪同他们而来的,还有爱奇艺CEO龚宇博士和首席内容官晖台。十人BOSS团亲临一档素人喜剧综艺的录制现场,无疑是一种奇观。

    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华策集团常务副总裁傅斌星、柠檬影业CEO陈非、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耀客传媒总裁吕超、花儿影视总裁敦勇、稻草熊娱乐CEO刘小枫、长信传媒创始人郭靖宇,在以往,这八个能让业界震动的名头同时因爱奇艺而聚首的场合,可能仅限于每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

    偶像团综及“耽改”剧限制令、饭圈文化整治、清朗行动、超前付费点播被取缔,这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加上Q4“迷雾剧场”的表现低迷、短视频平台的持续侵蚀、年末大裁员,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爱奇艺而言,不可谓不风雨飘摇。重压之下,米未以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播,对爱奇艺的2022,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和安慰剂。

    顺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档素人综艺,会让爱奇艺两位大佬和他们的头部供应商伙伴齐聚并下场站台。这其中,站台背书以及抱团取暖的意味,可能比真正从节目里签下多少演员和编剧,要更加重要和浓厚一些。

    P1

    与被辽宁民间艺术团、德云社、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笑果文化等几大业界团体垄断的常规喜剧综艺不同,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演员,无论是受邀还是通过海选而来,最初大多都是散装或小团体参赛。而许多后来出圈的组合,其实是在与米未的共创过程中才被捏合组队。

    共创,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最终上台展演的所有戏剧节目大都能保持在水准之上的成功基底。演员与节目组、编剧、表演指导、导演共同进行节目创排,而后进入线下展演,根据展演反馈进一步打磨甚至更迭作品,最终来到节目录制现场的作品,都要经历这一流程的历练。这个类似脱口秀开放麦的设定,显然会耗费节目组、演员及编剧们的大量精力,若单纯从制作成本及周期考量,显然并不划算。但共创和打磨,在内容层面上,又的确可以确保最终进入竞演环节作品的平均质量。在成本周期与内容质量互斥的情况下,米未显然再次选择了尊重内容,换句话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本质上是真正以作品为中心和重心,而弱化真人秀的喜剧综艺。

    共创,自然是一柄双刃剑。这样耗时费力的创作模式,意味着节目组必须接受,最终能与节目组达成默契和协议的演员阵容,在知名度、曝光度层面,必然无法与其他竞品喜剧综艺相抗衡。最终的参演阵容,在普通观众群严重,事实上也基本等同于素人,这跟《奇葩说》的起航季情况类似。与《奇葩说》一样,米未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打开局面的方式,是提升会长的咖位,黄渤、徐峥、李诞、马东加上综艺首秀的于和伟,这个常驻嘉宾阵容,算得上喜剧综艺的顶配。

    下决心帮助素人,花功夫打磨作品,摆排面为节目背书,必须要花时间、精力、金钱的地方从不吝啬,这是米未的基因,也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所以成功的根本。

    P2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节目竞演形式,以Sketch Comedy为主类型,但除相声和脱口秀之外,也不排斥漫才、哑剧、独角戏、器物剧等表现形式。

    所谓Sketch Comedy,其实由来已久,并不高深。通俗地讲,Sketch Comedy 是“美式小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品,Sketch的最大不同,是快节奏、强反转以及小结构的反复使用(游戏性),演员的表演也更夸张、更舞台化。看过《周六夜现场》的观众,应当对此不会陌生。

    之所以选择Sketch作为主竞演类型,除了要与传统小品做区隔外,更多的考量,可能还是出于适配新一代网生观众的收看习惯。Sketch的表演节奏,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传统小品的加速播放。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网生观众,收看传统节目的习惯速率,已经是1.5或者2倍,差不多是Sketch的正常表演节奏。使用Sketch作为主类型为节目进度条自行加速,无疑更贴合观众当下的收看习惯。而单个剧目放进快节奏的短视频平台,也并不违和。

    无疑,选择Sketch,是个有前瞻性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选择。

    P3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出圈,始于《互联网体检》,这个在爱奇艺播出的爱奇艺自制综艺的首轮首个作品,直接拿视频网站诱导收费和名存实亡的会员制开刀。这种自戕式的戏谑,成功将节目带上热搜。如此尺度,也让大家看到了本应扎根于喜剧但却已经久违的讽刺基因。

    尺度的开放,除了要感谢爱奇艺的“格局”之外,仍然要归功于共创模式。若不是这样的创作模式,在常规以演员自身为创作主导的喜剧综艺中,显然不太会有人主动选择大尺度讽刺,更谈不上会有调侃播出平台的尺度出现。《互联网体检》后,讽刺以及自嘲元素,在后续剧目中不断出现,后半程《一出不好戏》和《透明人》,甚至调侃了影视行业的魔改乱象和大数据、算法对个人隐私的无休止侵犯。

    节目的另外几次出圈,分别来自《偶像服务生》的饭圈共鸣,《先生请出山》的魔性走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沉迷回响,《父亲的葬礼》的无厘头脑洞。而将节目推向普遍热议的,则是随着王皓、史策竞演作品的系列化呈现,“皓史成双”情侣CP的成行。

    当大众沉溺在“皓史成双”的甜虐时,引发头部及行业观众瞩目的另外一组搭档也悄然诞生。蒋龙和张弛,通过一些列“梦想照进现实”的作品—《最后一课》、《台下十年功》、《悟空》,担负起了这个舞台上的文本厚度和深度。当然,共同扛鼎的,还有于奥表达喜剧元精神的《笑吧,皮奥诺维奇!》等作品。

    而以大锁和孙天宇为搭档的“大宇治水”组合,则凭借大量的暗讽和自嘲,以细致的生活观察和对自我及周遭的手术刀解构,让观众在二人夸张的舞台表演中,成功找到了自我投射。

    除此之外,土豆、吕严的没来由,“刘关张三兄弟”的没道理和“三狗”的没意外,也共同承担了喜剧单纯、无脑却上头的欢乐。

    有“梦想照进现实”的“高山流水”,有解构自我的“社畜”,有甜腻、甜虐的“撒糖”,也有无底线、无框架、无逻辑的“癫狂”,剧作上如此多元但又极具针对性的分层结构,显然是深思熟虑过后的事先布局。

    精准的分层,使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不仅照顾了头部和专业观众的审美,在大众流通领域也比《乐夏》走得更远。这显然是经历两季《乐夏》高口碑却小圈层传播困境之后的米未,在计算、衡量后所做的架构取舍。就结果而言,无疑是成功的。

    某种意义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不存在破圈,而是靠兼容并收的风格杂揉,构建起剧作的针对性分层构架,照顾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情趣,在一个节目中,有机的实现了全覆盖的精准投放,并最终产出了“合家欢”的效果。

    最终的评奖结果很有意思,微博票选的最受观众欢迎剧目是《偶像服务生》,而评委会票选的最受行业瞩目作品则是《笑吧,皮奥诺维奇!》。普通观众心目中喜剧搭档冠军“皓史成双”斩获第三,而评委会颁发的搭档TOP1则归属蒋龙、张弛的“逐梦亚军”。

    P4

    这一季赛制,在进入第二赛段之后,启用了团战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可以为真人秀部分贡献素材。但Sketch这种呈现形式,终究还是更适合以搭档为单位的小团体。

    这一季呈现较好且有记忆点的作品,要么是团战前的独立作品,要么是团战后继续延续核心搭档独立风格的作品,而真正隶属团队的共创呈现,则少见佳作。比较明显的是黄渤的“Piu Qiu Pia Qia”,成团前任意独立小团队单拎出来都能打,成团后因为风格难以融合,反而成为最平庸的一组。倒是起初并不被看好的“三板大斧子”,因为全员都是摸爬滚打多年的万金油型配角演员,懂得谦让及兼容,反而后来居上。

    有意思的是,介入团队创作最多的会长其实是黄渤,而“三板大斧子”的于和伟大部分时间选择撒手不管。付出与回报难成正比,介入与保持创作独立哪个更好,留给观众思考空间的同时,也是节目组在第二季该如何更合理设计赛制以及平衡会长与社团之间关系的思考题。

    P5

    大多数人从出生就注定是小人物,拿到的都是本色出演这个时代小配角的剧本。配角也有梦想,不管现实如何,总想拼一个出演主角的机会。然而,大多数人的梦想,往往撞上现实就破碎。众生皆苦,从这一层面上讲,大多数的生活都是悲剧,而人间的悲剧,是喜剧存在的前提。

    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笑最难。人们只所以喜欢喜剧,是因为在生活的细碎和烦恼之外,透过舞台上疯癫的他们,我们还能记得那些也曾仰望星空、荒诞不经的一个个我们。放空、抽离甚至哪怕停下来喘口气,是好的喜剧,带给我们与真实世界隔离的吉光片羽。

    疫情持续的第三个年头。对普罗大众而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无疑是一场缓解心头郁结的疗愈。

    谢谢米未。

    P6

    机缘巧合。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演员,我认识几位。

    跟史策认识多年,她曾经是活跃在音乐剧以及话剧舞台的正剧演员,且颇有成绩,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我曾邀她出演过电影的的女主,聊到七七八八,制片人和投资人对女主人选产生强烈质疑,最终未能成行。坚持之下,他们同意史策出演一个戏份并不多的配角,但在过合同时,她又遭到Casting团队索要回扣。每每想起,都觉得世界满是荒诞,行业很是扯淡。

    东靖川出演过我们剧集当中的一个律师形象,演技的分寸拿捏和火候都恰到好处。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是沈腾的同班同宿舍同学。

    这个行业里,有太多优秀的演员和创作者,他们不缺实力,只缺机会。感谢米未,让她们和他们有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且喜欢。

    总决赛录制现场,看到沈腾和东靖川跑到台下拥抱,听到陈非总上台表示要给剧中王皓的角色再增加一个女友的角色。其实,内心五味杂陈,实在很难分辨,这样的机会得来,究竟算好算坏。

    大锁在领奖的时候说,“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新年快乐。

    以上。

     5 ) 谈谈王梓的默剧《空手道高手》

    有人说这个表演的评价两极分化,但看了知乎和豆瓣百度上的大量评论,发现从数量来看,其实并非两极,更多是看不懂和不好笑,甚至很尴尬。

    首先,客观来讲,无实物表演+默剧的形式,的确很难让普通观众看得懂全程内容(估计大多数能看懂部分),但这无太关观众的文化水平,这更像是“知识的诅咒”,表演者从自己的视角和背景出发认为观众都能懂,但其实很多观众并不懂。

    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某人一旦知道了某件事,他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他把自己所知的知识解释给别人时,因为信息不对等,很难解释得清楚和明白。

    其次,评论区里举例了卓别林、猫和老鼠,其实卓别林也好,猫和老鼠动画片也好,那都算是带场景和实物或道具的默剧,所以即使表演者不说话也没旁白,只需要做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普通观众都能轻易猜出要表达的是啥。

    而王梓这个默剧作品,算是改良型的,因为没有实物,他意在通过口技和动作辅助表达实物的存在和变化,这是挺有想法的,但其实很容易让观众理解时产生一些混淆,因为当你做一些口技和动作的时候,观众可能会困惑:这个动作是代表那个人物的变化还是其他实物的变化 ?观众即使看懂了是表达实物变化,可能还会二重困惑:既然实物在变化,同一时间人物在干什么有什么表情 ?一旦观众有这种想法,就很容易出戏了,效果大打折扣。(具体例子,可以看那个头发被砍断两边飘的场景,以及最后头顶乌鸦飞走的场景)

    最后,在前面两重难懂的大前提下,这个默剧作品是否设计得有点冗长有点复杂了(10分钟还是12分钟)?情节越多,无实物要表达的东西越多,观众难懂的东西就越多,这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进一步加大了观众在脑海中组织理解的难度,看不懂前后逻辑内里结构,更何论好笑呢 ?

    有人问,现场前排观众也笑得挺开心,他们是不是全看懂了呢?其实估计也看不懂全部吧。但是表演者丰富的表情和亲和力的互动感染了靠近的观众(马东也建议观众往中间靠),他们应该更多是“他这个表情这个动作挺好笑的,哈哈”的支持捧场型笑,或者”他在很努力逗我笑耶“的礼貌回应型笑。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表演的创新问题。我认为所有创新应该围绕“观众”这个中心展开,这也是现在最常说的”用户思维“吧。很多时候,表演者为了有特色而有特色,为了无实物无实物,反而忽略了表演的真谛——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共鸣。就喜剧来讲,可能还要加一条,让观众更容易笑。

    其实,魔术表演和小丑表演,仔细想想很多也算是默剧,有特色的默剧,但他们通过“有实物”的表演,降低了观众思考和理解的门槛,让观众更容易地进入他们更在意的特色(或悬念或幽默)中去,赢得了大量观众的掌声和欢笑。这些经历几百年考验的表演形式背后的内涵和技巧,真的值得借鉴和学习。

    这类默剧若后续要谋求更大发展,走向大众,就必须有“用户思维”。这方面可以学习脱口秀的开放麦模式,通过不断多次试验和调研观众意见,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相信可以打磨出更多好作品。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一名大众观众的业余看法,无法代表熟悉默剧喜爱默剧的观众的专业意见)

     6 ) 喜剧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在朋友五次三番的强烈安利下刚好剧荒的我终于抽空刷了这部综艺,不得不说马东老师和米未做节目的水平从《奇葩说》、《乐队的夏天》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发挥还真是一如既往稳定爆款频频!总是能在观众对某个题材审美疲劳看腻了的时候精准聚焦“年轻人”这个目标细分群体、找准年轻人看综艺场景下的痛痒点、结合自身强大的内容创编优势match得到最终设想的爆款节目卖点,总能在已知中找到极有前景潜力的未知题材推陈出新,那家伙一推一个准儿!这也意味着,国产综艺的版图中米未始终且势必担当着内容开拓者和创新者的引领角色,这就从根本上将其与隔壁烂大街的《XX请就位》、《XX好声音》、《中国好XX》、《XX的恋爱》、《创造XX》及后续众多模仿追随者相区分开。这是我很欣赏的一点。

    说回这部综艺,刚看几期大概摸清节目组套路是“各喜剧小队首秀-》然后果然又是内娱喜闻乐见的明星导师阵营+晋级+分战队+复活+主题赛积分battle+淘汰-》最后决出一个/支年度最佳喜剧小队并冠以某东超级大笑花称号并展开全国线下巡演”。光看这个routine您的反应估计跟我刚开始一样充满鄙夷“真是换汤不换药,大宝天天见”,那创新点在哪?内容。

    具体能有血有肉撑得起内娱综艺公用雨衣这张皮的就是节目组创编团队和每个喜剧人带来的一个个精妙绝伦的作品,这是一种跟以往总戴着老古董帽子的传统相声、小品、评书(写到这一段感觉要唱出来曲苑杂坛片头曲了,所以内地喜剧综艺鼻祖大概也许差不多竟是它?)、皮影戏、情景喜剧、话剧等几乎完全不同但内核又甚有渊源的全新喜剧艺术形式,跟这两年火起来的脱口秀、日式漫才也有区别,是一种更适应现代年轻人审美和生活节奏的“轻喜剧”或“新喜剧”。

    其特点从类别上包括场景式漫才/日和幽默、sketch(素描喜剧)、trap(陷阱/迷幻喜剧,算是蒋易他们原创的?)、默剧、物品剧等,从形式上是埋梗笑点短平快、场景沉浸感强,从内容上甭管是表现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社会时事还是微观诠释头发丝儿、宏观展现宇宙遨游和超自然现象等等,就穷极各种脑洞和无厘头想咋搞咋搞,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上几乎就完全不设限,给予创作者极大的自由度、当然反面来看有时候不设限反而有极大的挑战和难度。

    在这种框架复杂度下,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判断标准我认为就是观众的笑以及情感价值的获得感,后者是指除了笑这种本能反应之外更深层次、更具价值的情感体验,如猎奇、反思、感动等。

    关于“轻喜剧”题材我瞬间联想到的是小时候电视上看的日本的《超级变变变》,甚至前两天还翻出来视频重温了一下那些经典满分作品,简直脑洞太大、洞察力太强、太有创意了,日本国民人均小品演员、行为艺术大师,发现他们脑洞一般分成2类:一是用人体或道具位移表现类似电影和动漫里的不同视角和镜头的切换,比如屋里有鬼那个作品在同一个舞台上短短几分钟内用平视、俯视、仰视展现“鬼在你看不见的身后凝视你”,还有警察追击小偷那个作品也是快速切换近景、中景、远景、特写等多种景别,给观众的那种空间解构重组的想象空间真的太足了;二是用宏观人体或道具展示微观(包括物体和时间)细节,比如一群人站在巨型玻璃杯里洗头模拟啤酒冒泡、一群人用频闪动作挥棒击球模拟缩短倍速下的慢动作,这一点也很有日本动漫局部特写的feel。小时候超喜欢这节目带给我猎奇的感受,长大以后更能悟出的是“伟大的作品源于精准把控细节的洞察力”这个道理。

    然后我看喜剧大赛这个节目还有个感受是总担心进度条撑不住以及是不是再播几期就the end了,因为确实一期将近一个小时也就仨作品就完全不够看,就这么一小撮人还淘汰来淘汰去的更没人创排了。担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这领域人才储备可能确实少算是小众群体(毕竟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小鲜肉都嚷嚷着要出道或跟御姐搭戏演小奶狗小狼狗荧幕首秀了,谁愿意干喜剧这种费力不讨好没流量的活儿- -注意我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另一方面是后续这种喜剧形式如何沉淀出相对完整的创编实操的方法论、通过方法论快速复制更多新颖有内涵的作品、如何借助节目影响力拓展演员群体和受众,等等,目前来看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晰,但我相信前途一定光明。也很希望对这套创编方法论有见解的朋友跟我交流,对于“创意能否流水线量化生产”这个议题我很好奇。

    最后按前文所述评判标准来mark一下【看完前两期】我心目中TOP10级别的作品和演员吧:

    1、《最后一课》,蒋龙、张弛;(这二人学院派代表演技超群、可谓入木三分)

    2、《这个杀手不大冷》,蒋龙、张弛;(这二人唱歌跳舞居然还这么好!)

    3、《父亲的葬礼》,土豆、吕严;(脑洞大到离谱。我爱土星宝宝!啊哈哈哈萌死了)

    4、《三毛保卫战》,宗俊涛、杨雨光、强咚咚;(宗俊涛老师不愧是话剧老戏骨演技台词功底绝了!)

    5、《时间都去哪儿了》,大锁、孙天宇;(现在只想叫他俩“马天宇锁马里”哈哈哈,大锁编剧出身对日常生活各种小细节小阴暗面洞察和捕捉太过精准、讽刺吐槽过于辛辣犀利,我喜欢啊哈哈哈!赶紧把我家监控给我拆喽!马天宇哎不是孙天宇就更别说了,长得这么帅才艺这么全又会发骚卖萌重点是还特别搞笑幽默,请直接把这种男朋友给我顺丰到家谢谢)

    6、《水煮三结义》, 李栋、蒋易、陈天明 ;(可爱桃桃暖系漫画风舞美,画面一度离谱到失控,别问,问就是上头,我单方面宣布“没有啊.gif”入选2021年最火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之一)

    7、《偶像服务生》,大锁、孙天宇;(评委老师好我是打败羊人族还去澳门打27点的AKA半人马头头孙天宇,blalala,咚咚咚咻,啾咪~)

    8、《一心不能二用》,张佑维、闫佩伦;(这是高手,这真是技术流)

    9、《互联网体检》,郭大宝、刘思维、蒋诗萌;(全网首个出场一炮而响我并不觉得哪里很差,编剧跟大锁属于一挂的,讽刺的到位!)

    10、 《笑吧,皮奥莱维奇! 》, 铁男、杨凡、冠朝 ;(第10名纠结半天太多好作品想放了三国trap第二部之三顾茅庐、模仿拳皇那个都很绝,算了还是放个话剧学院派带有悲观内核的高级幽默吧,衬托下本人的文化底蕴(手动狗头))

    done!

    大家努力输出优质作品的样子都很棒。

    也向这些曾经默默无闻朝不保夕还依然能坚持做喜剧的小演员们致敬——

    “感谢你们在面包和水仙花的抉择中选择了水仙花,所以现在我们才能看到大好春光下这一片耀眼明媚的花田。”

     7 ) 我在现场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还有更好的,也还有更糟的

    比较幸运,在8月底时作为大众评审在现场看了两天淘汰赛,9月时又在线下看了两次选手们的练习作品演出,练习作品优秀的不多就先按下不表,昨天节目终于播出了,也看到了偶尔一扫而过镜头中的我,就想聊聊我在现场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淘汰赛的感受,当然,我会尽量不剧透。

    大众评审的入场手环&名牌

    首先说说我作为大众评审的投票标准吧,第一是好笑,这是喜剧的第一标准,第二是剧本是不是有创意,第三表演配合是否完美,如果有其中一项特别让我喜欢的时候,我也会放弃对其他两项的苛求。综上,在淘汰赛总共24组表演中,我一共投出了12票,其中有10组晋级了。

    在已经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8个作品中只有3组是我投了票的,分别是《一心不二用》《三狗直播间》和《三毛保卫战》,其中最喜欢的是《三毛保卫战》,把脱发这一件小事解构得非常可乐,三位的表演更是笑果十足,后来在练习作品中再看到宗俊涛老师几位的时候,更是对他们的表演更加佩服,哪怕只是助演一个小角色都会被不自觉吸引目光,然后忍不住大笑出声。

    有点上头(宗俊涛、强咚咚、杨雨光)

    话说,原本第一组出场的是大宇治水组合(大锁、孙天宇)的表演,我不知道是节目播出剪辑调整的需要,还是因为他们表演的节目嘲讽了101系选秀触碰到了某些审查的敏感点,总之没在第一期一开始看到有些遗憾,因为当时作为开场表演非常给力,一下子就把苦等节目开录的观众们逗得前仰后合。

    大宇治水(大锁、孙天宇)

    如果和第一期一样是8组的话,那么淘汰赛就是还有两期节目,之后的表演,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还有更好的,也还有更糟糕的。

    先说更好的,只说几组印象深刻的,最先回忆起来的,是在第一期节目中就有被徐峥和李诞cue到的王梓和武六七,还有便是朝阳男孩(铁男、冠朝、扬凡)、江东鸣(蒋易、李栋、陈天明)和西城姐弟(尹贝希、常铖)。

    武六七的木偶剧是我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很美妙的表演,他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童真又如梦似幻的世界,和几位导师互动时的临场反应令人爆笑,不过更多时候是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现场不仅有“哈哈哈”,还不是有此起彼伏的“哇~”。

    武六七

    王梓的默剧表演,打破了我以往对于默剧表演的刻板印象,现场互动性非常强,我不确定节目播出效果会如何,如果之后播出了效果不好,那只能说现场观看会体验更好便是了。

    朝阳男孩(铁男、冠朝、扬凡)中的铁男,如果是《奇葩说》资深观众的话肯定会对他眼熟,他之前也是米未的员工,多次出现在早起的很多个辩题小品中,他们带来的表演非常完整非常成熟,符合我的三个标准,把一些其他组合没有用好的元素用得画龙点睛,甚至说可以直接作为小品搬上一些晚会,而后来他们的练习作品也依然出色。

    朝阳男孩(铁男、冠朝、扬凡)

    江东鸣(蒋易、李栋、陈天明)和西城姐弟(尹贝希、常铖)的表演,说白了也是漫才剧的形式,但是从漫才到漫才剧的转换比已经播出的几组都好上很多,不是牵强附会地套进一个戏剧场景,而是构建了一个合理的场景中的意外结果,彼此之间的节奏点卡得非常准,喜剧效果甚至有些魔性。

    江东鸣(蒋易、李栋、陈天明)

    西城姐弟(尹贝希、常铖)

    至于更糟的,就不点名了,可以说的是,有已经小有名气的组合表演时笑声寥寥、分数低低,不过后来的线下联系作品中又出现了他们/她们的身影,应该是回来助演了。

    更有组合在表演时尴尬得全场几乎雅雀无声,我看到一半都忍不住和旁边的人吐槽“天哪,大家好安静啊”,而现场反应的冷淡,又让演员受到了影响,于是便越演越夸张,越演越过火,然后现场就更加冷淡,成了恶性循环,最后满场85票中低到只得了20、19票,而这,还是在有导师和观众看他们太可怜给了安慰票的结果。

    这几年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的爆红,单口喜剧(脱口秀)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并喜爱了,但是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喜剧类型还是太单一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英文节目名虽然是“Super Sketch Show”,但是节目中不只有Sketch,还有漫才剧,还有木偶剧,还有默剧,就能够让大家看到更多类型的优秀喜剧来说,我希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能够红并且可以多办几季。

     短评

    这节目我给五星。因为他很诚实地把编剧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瑞思拜。

    5分钟前
    • 比多
    • 力荐

    我曾一度很不喜欢马东的圆滑和市侩:在奇葩说后期闹到一地鸡毛的时候、乐夏2搞乐队京圈的时候、初舞台不给杀手投票的时候……直到从今天总决赛落幕,看他背书似的请了一堆CEO台上台下不停催合作甚至多过了给金主打广告的时候。回望马东和米未一路做的事情,做辩论做乐队做sketch,其实都是一件事,就是让更多值得被看见的人被看见。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东无疑是真诚的。他是做实事渡人渡己的人,是切实手中握着资源还坚持想让贵圈(or我国娱乐环境)变好的人。另外表白全员。跟活在热搜和红毯上的那批人不同,他们是这个圈子光鲜亮丽的另一面,如今终于用他们的专业和坚持在这个舞台上闪闪发光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致敬。

    6分钟前
    • 湘北高中篮球部
    • 力荐

    真的甩欢乐喜剧人金牌喜剧班之类的电视台综艺几条街。

    8分钟前
    • 一根油条
    • 力荐

    从最后第一名夺冠作品对比第三名的表现来看,comedian和actor还是有差距的。观众即使不懂什么三番、使相,狗坨子还是底,就像史航评论的,再漫不经心的人也能看出区别来。

    10分钟前
    • Mabel
    • 力荐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同一个梗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不好笑是非常正常的。这个节目的意义是,看看隔壁的欢乐喜剧人吧,是时候该淘汰那种尬到爆的喜剧形式了,给我一点能追上这个时代的新玩意儿!

    14分钟前
    • 嘚叔
    • 力荐

    好看。我只能说还是马东信得过,不喂屎

    18分钟前
    • Forever路飞桑
    • 推荐

    脱口秀遇到李诞是幸运的,sketch遇到马东则没啥意义。“喜剧就是让观众乐,不需要那么多门道。”马东在一个喜剧比赛的节目里如是说,是喜剧行业的悲哀。

    22分钟前
    • 楚村
    • 还行

    我太喜欢「笑吧皮奥莱维奇」了,单独发一条。为数不多套着西方戏剧影视的壳,汉化起来也毫不尴尬的桥段。有人提到里面对笑之大学和波斯语课的化用属于抄袭,我想说从没见过这么巧妙的组织和浓缩。创意的再组就是新的创意,故事结构与二人转、相声、谐音梗的融汇堪称绝妙,从肢体、语音到词义的幽默技术,每个点高度概括,现场造梗和解释生成笑意的原理,仿佛是对国内搞笑特色的温情回顾,具有强烈的指涉和自我指涉,展现出本土文化的自觉和喜剧的自觉,实现了编剧和演员双重层面的炫技。它有当下性又超越了当下性,是过去和未来的人都会喜欢的东西,像是武林高手虔诚地使用入门第一式,却凭靠雄厚的内力依然将对手击败。李诞说这里是越破越好,我则觉得是他们在解构之后使破的东西焕发出重新值得笑的价值,这非常不容易。

    27分钟前
    • 练习生(已在读
    • 推荐

    第一期,我笑惨了!第二期,依旧slay!生活不易,只有看看综艺暂时解忧,这个综艺可以。

    3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史策大锁武六七前三啊!武六七王梓的喜剧就是精致的,三毛保卫战,真演员,以小见大,编剧也是能力强大,太多gagaman的尬咖了,不希望看到太类似的,估计要靠马东带节奏了,于是惊喜,不油腻的也就是马于李了,没有脱口秀那群新人真诚,这群所谓的喜剧选手都太油腻了,把节目做成风格化的只有米未了,其他公司都只分棚内和棚外,梧桐的是同类型下的风格,而米未做音乐做喜剧做辩论都会有着明显风格式的东西,虽然题材一样,哪怕选手都一样,也不会破坏他们做的节目保持的统一风格

    36分钟前
    • 青春只有钱能买
    • 力荐

    比想象中好笑的多,我最喜欢大巴车那个漫才可惜评分太低了,直播那个那么尬评分却很高

    38分钟前
    • 撒野Aaron
    • 力荐

    赛程这么密集,作品质量保持稳定挺难的。半决赛的中插广告就能看出来,大锁孙天宇、蒋龙张驰和王皓史策是节目最亮眼的三组搭档了,创作和表演都相当稳定。铁男于奥也还不错但起伏有点大,金靖完全暴露出创作短板以及表演模式单一。

    40分钟前
    • 勘破三春景不长
    • 推荐

    《笑吧 皮奥莱维奇》在当下这种严苛的创作环境下歌颂自由表达,不就是这个作品的现实映照吗?勇敢,浪漫。

    44分钟前
    • 千树
    • 推荐

    3+。开头:不确定还要不要继续追,基本没怎么笑。一度以为他们是演给嘉宾看的不是演给观众看的。结尾:你们有这个能力,大佬们都看到了,加油。好作品还是太少,第二季请多请些好编剧!

    47分钟前
    • 浮生记
    • 还行

    最感动的是 大锁感谢有这个节目让编剧被看到 马东眼里闪着的光亮 第一季的新节目大概永远都能看见一些热爱 一些真挚

    50分钟前
    • Smokinsoul
    • 力荐

    宗老师太强了,很撑台的演员,正剧风格的喜剧就是很牛。互联网体检的梗很新,节奏也好。这两个最喜欢。不过要注意一下剪辑(笑声太尴尬了)和营销的问题,有点太刻意了。

    52分钟前
    • M.I.A
    • 推荐

    虽然总是男窑子男窑子的喊亚洲大厦 但李诞提到程璐去小酒馆看到观众全是女的还有踩桌互动那部分的尴尬剪辑 仿佛盖章亚洲大厦里全是奇怪的演出 而转到赖声川和上剧场就立刻有这才是高大上剧场艺术那意思 介绍涛哥的时候 同时不忘消费一把女演员 涛哥就是涛哥 跟他搭过戏的是哪个有名气的女明星根本不重要

    56分钟前
    • Painkiller
    • 还行

    马东做辩论、做乐队、做喜剧,不过是换很多方式表达。

    57分钟前
    • 边角料
    • 推荐

    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兄弟,你砍到我了

    1小时前
    • 江南的故事酒馆
    • 推荐

    说全程无笑点或者高冷说格局不够大的未免也过于扫兴,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一定是世界级唱反调演奏家

    1小时前
    • 剪刀手艾德琪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